

还记得以前是很抗拒画照片的,设定好的构图,非常明确统一的光线,衬布非常规范的摆放方式等,既定的画面已然出现,缺少了可能性,也让画画的人丢失了些思考空间。局限和单一也就随之在个人能力上体现的很明显。在近些年的教学中为了迎合各地方的考试,写生的课程不断的在缩减,在这两年完全的去掉后,似乎也对画照片这事情也热忱了起来。

联想到新一年的美术类教改,在素描和色彩科目上,近期听过最多的应该就是“本质”这个词,《我们的色彩课》的主题也叫做回归画面本质,什么叫做本质?又如何应该做到本质?摆脱套路、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摒弃一些千篇一律的画面面貌,捡起一些真情实感,体现一些画者感受层面的表达。这个应该是改革的主要倡导。颜色与调性,不是标准概念的通用方式;构图与体积,不是单一的处理方法,主次的关系也并非仅在夸张的空间处理中体现。

在写生中,将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感受下环境色与光源的笼罩起来的色调,不同环境下物体颜色的反应;围着静物台转一转,哪个位置体现出的关系更能吸引你,哪个视角会更能激发你的画画欲望,这才该是构图;不同位置不同质感的物体,在你的画面中充当的角色和实际物体的形与体真实表达才应是处理每个物体体积要考虑的问题;把眼睛盯在中心点上,余光去感受周边物体的颜色与形状的差别,遵循自己眼睛的判断才是处理画面主次的关键点。在我看来这些才是画面的本质!手段和方法无关乎对错,画面里体现出的内容是有对错也有区分于本质还是概念!绘画应有好的观察方法,具备正确的审美方向,回归到绘画的最基础标准。


《我们的色彩课》静物写生,一起走一走脑子,激发下大家的热情,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一下色彩静物!
